(禮儀師 杜婉霞)
能夠為一位每天抄寫聖經的婆婆主理追思禮,叫到來的親友看見上帝在人生命中的足跡,實在是好得無比的服侍。追思禮在教會舉行,禮堂佈置得有如婚禮般浪漫,送別婆婆安返天家,作基督的新婦。
很多人稱呼婆婆「奷娘」(是「親娘」的國語讀音),她是一位氣質優雅又慈祥可親的老人家。神預定了她在地上有89年的歲月,也預定了她所住的疆界:她在內地出生,曾在香港和加拿大生活。她年幼時已經認識耶穌;雖然父親好賭,輸掉了家財,卻因為淪為無資產階級而逃過日後政治運動的災難,這真是神的保護。
奷娘雖然讀書不多,但生活非常有智慧;她最拿手包餃子,更將包餃子成為維繫一家人感情的活動:小至幾歲的小朋友,大至幾十歲的父母輩,都可以邊學邊做,邊煮邊食;一家人有講有笑,樂也融融。
人有一生,就必有一死,沒有人會例外;有所不同的,是從生到死的過程;有些人「無方向,無意義,沒內容」,但有些人卻可以「無傷痛,無怨恨,沒淚容」(「尋著你的那天」的歌詞) 奷娘就是這樣在神的恩典下,即使曾一人在外地生活,即使臨老才學英文、學游水、學跳排排舞,即使經歷肺癌、乳癌、和車禍,她都能積極和樂觀地面對。最後我們同唱「我的驕傲」,去回味婆婆值得驕傲的一生。
教會為奷娘攝製的見證短片 “100 lives” 充份表現出奷娘本身就是一個傳奇legacy:她將很多美德和品格:如善良、仁愛、好學、殷勤,都傳承了給下一代,再下一代…… 神給奷娘在地上的使命,她已超額完成,並已被接回天家永遠與主同在;就如主耶穌在十架上的一句話『成了』(約翰福音19:30) It’s is finished。牧師在翌日的崇拜更讓我們重溫100 lives的片段,並勉勵我們在世的人好好善用餘生,不要浪費。
奷娘抄寫聖經的習慣更值得傳承,在追思禮上我們就用抄聖經這方式來記念她。親友可以選一張金句咭,並將金句抄寫在貼紙上,而貼紙將會留給家屬作紀念。牧者的慰勉也帶出不要輕看自己的限制、年紀和學識,牧師每次細閱奷娘的手抄聖經,都會驚訝她對上帝話語的認真;這不單叫我們汗顏,更是值得我們學習。
追思禮就在美妙的Canon in D樂曲中落幕,每位親友都可以在離開時取一顆婆婆最喜歡的樂家杏仁糖,邊吃邊回味與婆婆甜甜的生活片段。
Bye Bye 奷娘,天家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