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受廣黃院牧事工邀請,為他們策劃『繁星點點,歲月幾何』善終實務課程;為機構策劃課程已是第三次了,今次有四十多人報名,有二十八位學員完成課程要求順利結業;在六月二十日晚假聖公會諸聖堂舉行異象分享會暨課程及義工結業禮,見著一班受訓學員可以學以致用,服事社群,心中欣慰。

當晚邀請到香港醫院院牧事工聯會前總幹事羅杰才牧師分享信息,他用了大家都很熟悉的經文:約翰福音11:33-35,耶穌叫拉撒路復活的神蹟,講出了作為院牧的一些要訣:
- 耶穌看似是遲了,但耶穌有他的時間;沒太早,沒太遲
- 耶穌知道他會行神蹟叫拉撒路復活,但也明白喪親的傷痛:耶穌哭了
- 耶穌能同情,同理哀傷的人,細心聆聽馬大和馬利亞的心聲
- 耶穌進到處境當中與人同在,真情流露,我們也不要專業得越做越麻木
- 耶穌叫拉撒路復活是改變結果;雖然我們不能叫人復活,但能使哀傷的人得安慰,絕望的人得盼望,也是改變結果

當晚除了董事會主席蘇振强牧師致辭,義工組組長黃子坤牧師訓勉,還有學員梁偉基牧師分享。授憑時見到學員們精神奕奕,滿有活力的接過文憑,心中很被激勵,期望下一個課程再延續學習。
課程得以順利完成,有賴業界一班好朋友無私的分享,雖然不是所有導師也能出席,我還是逐一鳴謝了:香港私立醫院院牧事工余孝國主任院牧講『晚期病人的身心靈需要』,毋忘愛主席范寧醫生講『好生好死』,資深社工梁梓敦講『失胎』,基督為本基金創辦人盧柄松分享助人『圓願』的力量,遺照攝影師周志偉分享『遺照的意義』,精通圖咭的沈佩芳姑娘教授善用圖咭整理情緒:『化哀傷為力量』,我分享『喪禮的意義與主理技巧』,可見課程編排真是知識性,實用性,趣味性俱備。


近年生死教育備受關注,課程越開越多,也多了人談論和學習,是社會的進步,願我們都因好好預備死亡而更懂得活好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