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是會永遠懷念你

當家屬仍在哀傷中,六神無主時,教會主導並不是壞事,但當主導變成霸道,整個程序都是牧者的意思,或只顧跟著教會全套禮文,卻顧不了前來的家人親屬是送別的心情,而不是要接收一堂他們當刻接收不到的道,這豈不白白浪費了一個牧養的機會?

(資深輔導員 杜婉霞)

近日送別一位Auntie。 因為Auntie是教會資深會友,所以安息禮得以安排在教會舉行。為了記念她,我帶備雅緻的陳設,為Auntie擺了一個生命角,除了在精美相架內放入Auntie的生活照,還有一個花環連天使的擺設,附有小木牌,上面寫著「永遠懷念」:帶著家人深深的懷念,也是一種情感的分舒發。

萬料不到這個「永遠懷念」擺設出事了!慰勉時,牧師帶著權柄及半責備的口吻說,這個「永遠懷念」只是很好看的擺設,但對基督徒來說卻絕無意義,因為我們他日會在天家再見,實在無需,也無必要「永遠懷念!」

我在台下聽著,心涼了一截,「永遠懷念」是對逝者最真誠的表達,是心意,是情理之中最高境界的懷念,表示非常的捨不得,是人世間濃烈情感的表達,就好像情侶間說「我永遠愛你」一樣,這個和信仰中的「永遠」和「永生」不是同一回事。 在人的角度,「永遠」就是「在我有生之年」,難道家人在摯親離世後表達一份深深的捨不得,在信仰上,在教會傳統上,並神學觀上,也容不下,並要當刻在台上急於糾正嗎?

我認識和經驗的上帝,是一位有情的上帝,當人在情感上表達「永遠懷念」,並不表示我們對永恆沒有信心,不相信他日會在天家再見。再者,親友中還有很多非信徒,牧師這種「心中有神,但幾近目中無人」的言論,足以攔阻人親近耶穌,因為他表達出來的這個神,太不近人情了!

作為輔導員,也是禮儀師,我深深明白每個做得貼心的細節,也可以為家人帶來安慰。這個「永遠懷念」的擺設是一個流產媽媽答謝我為她的小天使主理了安葬禮而送給我的,她祝福我的工作,能繼續將體貼與安慰帶給言語也難以表達哀傷的喪親家人。 這擺設也是家人覺得舒服和合適的;人家正經歷喪親之痛,還要硬食一嘢,承受牧師在台上訓示,好像被人打了一記耳光,你可以想像當刻的感覺有多突然和難受!

牧師,特別是當他站在講台上,身份有份量,說話有重量;信心弱一點的人,要不是給嚇跑了就是被壓倒了!當家屬仍在哀傷中,六神無主時,教會主導並不是壞事,但當主導變成霸道,整個程序都是牧者的意思,或只顧跟著教會全套禮文,卻顧不了前來的家人親屬是送別的心情,而不是要接收一堂他們當刻接收不到的道,這豈不是白白浪費了一個牧養的機會嗎?

在安息禮中高舉神當然沒有問題,但請不要忽略人:包括逝者,家人,和未信的親友。

相關文章

所有文章 »

當死亡來得太急太快

...執筆的當刻,第五波疫情已奪走了七千多條寶貴生命;政府部門遲遲未出文件,連遺體究竟是在公立醫院還是公眾殮房也未能確定!家屬的焦急與無奈是可想而知。家屬心情還未消化死訊,就要與不同部門周旋:要確定遺體存放位置,安排確認親人遺體,若入院未夠24小時就離世,還有機會要解剖,或要申請豁免解剖,總言之……手續和過程都比自然死亡繁複,這也加重了家人的心理壓力。

『吾知點死』的故事

看著這『吾知點死』的標誌,心中有說不出的激動,特別在疫情嚴峻的時刻,確診的人好像總有一個在身邊,可能是你自己,你的親人,朋友,同事,朋友的朋友……

跨代共融談生死

身邊總有長者面對嚴重病患,如何在他們仍有意識,仍可為自己作決定時與他們談生論死,使親人能按病者生前意願去辦理人生最後一個禮儀,從而減低親人的不安及在決定上的為難。
All Rights Reserved © Copyright 2020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Policy | Powered by HK Platform
Toptagcrossmenuchevron-downchevron-leftchevron-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