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無憾……

這書雖然出自牧師之手,但除了基督教的生死觀,對無宗教,道教,佛教的死亡觀也有透澈解释,令我對一些民間觀念和用語如: 破地獄,輪迴,三魂七魄,超渡等,多了一些理解。

生死無憾…… 死亡要我們學習的六堂課

作者:陳偉雄牧師

我未聽過這位早年已移民澳洲的陳偉雄牧師,但我對生死教育很有興趣。看見書背上有我熟悉的牧者講論死亡:何志滌,羅乃萱,湯新南……毫不猶豫買下來細讀;  一讀就愛不惜手。

我的丈夫是醫院院牧,很多時要面對生死;  過去我也有機會主理一些安息禮,很需要在這方面有更多學習,就努力找資料。

我跟中大醫學院資深遺體防腐師伍桂麟老師,港大行為健康教研中心講師田芳女士及基督教宣道會香港區聯會義務牧顧長區伯平牧師都有學習。既然人人都有一死,豈不該好好預備,使在生時可喜,離世時無憾?

這本書簡單易明,全書分六部份,每部份開頭都有一個案引入主題內容:

1.  死亡的學問

2.  死亡的意義

3.  死亡的權利

4.  死亡的準備

5.  死亡的禮儀

6.  死亡的「死亡」

這書雖然出自牧師之手,但除了基督教的生死觀,對無宗教,道教,佛教的死亡觀也有透澈解释,令我對一些民間觀念和用語如: 破地獄,輪迴,三魂七魄,超渡等,多了一些理解。

在「死亡的權利」那部份,對極具爭議性「安樂死」有詳盡的解释,並清楚厘清與紓緩治療有何不同。對自殺,及耶穌的「自尋死路」有精彩的論述。耶穌基督以祂的死和復活戰勝死亡,用基督的大愛介入人的生命,給企圖自殺者一份超越眼前困境的盼望。企圖自殺的人被自身的絕望所困,並否定任何外來的幫助,但基督的復活給人新的盼望和可能性,否定了自殺的必要。

在「死亡的準備」中,由心靈上的與人復和,到實務上的訂立遺囑及殯葬安排都有提及,內容詳盡。

最後,牧師清楚講述基督信仰如何以信心,盼望,和仁愛戰勝死亡,這種盼望不只是死後進入永恒的經歷,更是「此時此地」here and now 每天可以經歷的人生。

我曾為自己寫鞔聯: 「慶賀息了世上勞苦,昂然踏進榮耀天家」!主耶穌,我切切期待與祢天家見面!

相關文章

所有文章 »

天使爸媽的生命教育

每一個經歷孩子夭折的父母,也有不為人知又難以言明的傷痛。原本帶著期待孩子出世的心,卻迎來一個不能挽回的失去:多少不解,多少無奈,多少自責,一一湧上心頭,不知要多少年日才能稍稍平復。那種刻骨銘心的痛,唯有經歷過的人才能真正明白。

寄給天國的信

沒有人能預知死亡的來臨, 如書中所寫:「…… 死亡,從來就在我們身邊,或擦身而過,或碰個正著;但愛,卻從未間斷地,像一條無形的紅線,連繫著你與天國的親人。」

好好準備變老

『變老』是人生可預期的轉變,所以是可以預測,也可以預備的。當然,是否適應得好或使人順利過渡則人人不同。
All Rights Reserved © Copyright 2020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Policy | Powered by HK Platform
Topcrossmenuchevron-downchevron-leftchevron-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