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無憾……

這書雖然出自牧師之手,但除了基督教的生死觀,對無宗教,道教,佛教的死亡觀也有透澈解释,令我對一些民間觀念和用語如: 破地獄,輪迴,三魂七魄,超渡等,多了一些理解。

生死無憾…… 死亡要我們學習的六堂課

作者:陳偉雄牧師

我未聽過這位早年已移民澳洲的陳偉雄牧師,但我對生死教育很有興趣。看見書背上有我熟悉的牧者講論死亡:何志滌,羅乃萱,湯新南……毫不猶豫買下來細讀;  一讀就愛不惜手。

我的丈夫是醫院院牧,很多時要面對生死;  過去我也有機會主理一些安息禮,很需要在這方面有更多學習,就努力找資料。

我跟中大醫學院資深遺體防腐師伍桂麟老師,港大行為健康教研中心講師田芳女士及基督教宣道會香港區聯會義務牧顧長區伯平牧師都有學習。既然人人都有一死,豈不該好好預備,使在生時可喜,離世時無憾?

這本書簡單易明,全書分六部份,每部份開頭都有一個案引入主題內容:

1.  死亡的學問

2.  死亡的意義

3.  死亡的權利

4.  死亡的準備

5.  死亡的禮儀

6.  死亡的「死亡」

這書雖然出自牧師之手,但除了基督教的生死觀,對無宗教,道教,佛教的死亡觀也有透澈解释,令我對一些民間觀念和用語如: 破地獄,輪迴,三魂七魄,超渡等,多了一些理解。

在「死亡的權利」那部份,對極具爭議性「安樂死」有詳盡的解释,並清楚厘清與紓緩治療有何不同。對自殺,及耶穌的「自尋死路」有精彩的論述。耶穌基督以祂的死和復活戰勝死亡,用基督的大愛介入人的生命,給企圖自殺者一份超越眼前困境的盼望。企圖自殺的人被自身的絕望所困,並否定任何外來的幫助,但基督的復活給人新的盼望和可能性,否定了自殺的必要。

在「死亡的準備」中,由心靈上的與人復和,到實務上的訂立遺囑及殯葬安排都有提及,內容詳盡。

最後,牧師清楚講述基督信仰如何以信心,盼望,和仁愛戰勝死亡,這種盼望不只是死後進入永恒的經歷,更是「此時此地」here and now 每天可以經歷的人生。

我曾為自己寫鞔聯: 「慶賀息了世上勞苦,昂然踏進榮耀天家」!主耶穌,我切切期待與祢天家見面!

相關文章

所有文章 »

守護生命使者的故事

十三位醫生的平凡生命透着不平凡的熱情,一路看,會有同被他們心中的火燃燒的感覺,因着認識耶穌基督,他們對生命的尊重,對使命的堅持,不單醫病,更要醫人,不論在公院、私院、私人執業、義務醫療宣教,同樣發光發亮。
死前斷捨離封面

死前斷捨離

作者是個年過80,瑞典籍的老婆婆,先後處理過父母及丈夫的遺物,也幫過不少人處理遺物,覺得若他日死後要他人或子女處理遺物,會帶給他們麻煩及迷惘,故她主張「自己物品自己處理」......

贏在終點線

隨著人口老化,社會人士都少不免會接觸到遺產承辦的問題。在人離世後,誰有資格繼承死者遺產?承辦的手續如何?若有遺囑,就會按離世者的意願分配;若沒有遺囑,就會按『無遺囑者遺產條例』分配。若你有特定的意願,還是清楚列明較好。若想為長者好好預備晚年照顧的安排,這書是很有用的入門材料。
All Rights Reserved © Copyright 2020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Policy | Powered by HK Platform
Topcrossmenuchevron-downchevron-leftchevron-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