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生好死好食的一個晚上

收到合作伙伴「毋忘愛」主席范寧醫生邀請出席機構年度感恩晚宴,一向不好社交的我,也期待出席,並把握機會認識一班唔怕談生論死的同道中人。

(資深輔導員 杜婉霞)

收到合作伙伴「毋忘愛」主席范寧醫生邀請出席機構年度感恩晚宴,一向不好社交的我,也期待出席,並把握機會認識一班唔怕談生論死的同道中人。

小型宴席設於西洋波會中菜廳,雖然只有三席,算全部自己人,除了同工、董事、顧問,也有合作伙伴及業內的新知舊雨。

料不到西洋波會的中菜做得很出色,更料不到簡單三圍,毋忘愛團隊在陳設及小禮物上絕不馬虎,紅酒樽上的鮮花裝飾及送贈來賓的小電蠟燭 也是由花藝師親手製作,非常貼心,還放在木座上,格調即時提升,感覺高雅大方。

由於疫情關係,賓客在飲宴期間少了走動,只在自己圍中笑談生死,更有人表示50歲就開始思考舉辦Life Party、生前告別會,更要每幾年搞一次,並想想有什麼可作陪葬品,給自己做定時間囊,如果70歲左右才離世,也足夠有20年去預備,簡直未雨籌謀,真有意思!

願我們都如范醫生所言,識得好死,以能好活。

相關文章

所有文章 »

入土為安

流產因素有很多,但每個生命都是神所創造的,即使胎兒未在世上渡一日,還是應該被尊重,也值得擁有一個美好的告別儀式,這是對嬰兒本身該有的一份尊重。
樹葉間見太陽

即使明天沒有我

一場疫情給我們殺個措手不及......丈夫是院牧,在醫院工作,屬高危地方,這場疫情,令我們從新思考生命,思考關係,也更在乎關係的質素和意義。

人生最後一個典禮

簡單也可以很得體;設計一個反映逝者生平的儀式,雇用一家懂得辦理基督教禮儀的殯葬商,夥拍具主理喪禮經驗的牧者就會令程序更順暢,帶出的氣氛更祥和;因為他們知道該引用什麼經文,在什麼時候出什麼音樂,在什麼時候播放什麼詩歌,並懂得基督教用語,... 這些都需要合作和默契。
All Rights Reserved © Copyright 2020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Policy | Powered by HK Platform
Toptagcrossmenuchevron-downchevron-leftchevron-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