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譜新詞,悼念好姐

杜婉霞和好姐

照顧了我家四代人的好姐,離世時,我為她做了錄像,做了一個電台環節,也改編了一首歌,讓她滿堂兒孫更認識這位老人家。

這位婆婆──好姐,離世時92歲,兒孫滿堂,絕對是中國人說的笑喪。但對於這個服侍了我家四代人的忠心老工人的離世,我的心中和眼中都滿是淚水,因為實在有很多捨不得。

60年代的香港是戰後艱難時期,為生活,好姐來我家打住家工去養活她的家庭,她照顧了我祖母、父母、我們五兄弟姊妹,及我們這一代的孩子。好姐有近40年時間與我們一起生活,她與我們的關係,早已超越主僕,我們視她為親人。她離世前的幾個月,我天天跑往醫院探望,每天帶她愛吃的腸粉燒賣。我知道她可以吃的日子不多;能吃一口就一口。

她患上胃癌,知道她的時日無多,臨終前在醫院信了主,由於她沒有家人信主,為她辦理安息禮我更責無旁貸。早年我們帶好姐去了很多地方旅遊,我就用我們在世界各地所影的相片,做成錄像,好讓她的子子孫孫了解這位老人家的生平。

我在與胡美儀於新城電台的節目 “Sorry I love you” 錄了一個環節,去細談我認識的好姐,並在安息禮上播放;我又為她將我很喜歡的詩歌 "You Raise Me Up” 寫了一個喪禮版,去表達思念與祝福。

整個安息禮,有懷念,有感激,有恩情,也有天家再聚的盼望。不單透過不同環節叫人認識逝者,更透過經文和詩歌,叫人看到神在人生命中的痕跡。

相關文章

所有文章 »

『婚喪 Mix and Match』

一場以『基督新婦』為題的追思禮『若人的生命像—場飲宴,那出世時就像迎賓,大家都慶高彩烈,那麼離世時就該像送客,豈也不該來個安然得體的道別嗎?』 生命總有終結時,能在別人生命中留下美好,已是不枉此生了。

毋忘愛

作為朋友和合作伙伴,我為敏兒感恩,也為毋忘愛的服侍感到驕傲。

以一個美好的再見減少遺憾

接到有人急call,說一位婆婆在家發生意外,送院途中不治。因為入院未及24小時,未能確定死因,算為非自然死亡,遺體會被移送公眾殮房,待法醫進行剖驗才能確定死因。有家人匆匆趕回香港辦理後事,但又有些家人因在外地有要事而必需離港,故想盡快舉行火化禮。要趕急辦理後事需多方配合:需取得由法庭簽下的火化許可証,有可訂的火化爐期,還要遷就趕車趕船趕飛機的班次,的確是要與時間競賽!結果大家分頭行事:有些家人去食環處辦理訂爐手續,另一些去殮房等文件,一見文件就whatsapp傳送去辦手續的家人手中,再飛快將正本送來……,在分秒必爭的火速行動下,終於趕及訂到火化爐,並順利進行後續安排。由於火葬場不宜擺花牌,獻花的花要另外預備;為了不讓家屬頻撲,我親自往花墟選購。家人說婆婆喜歡鮮紅玫瑰;玫瑰需要去刺和修剪,我特別選了一些未盛開的帶回家用水養了一晚,確保第二日獻花時花是最新鮮及開得最燦爛。由於離世婆婆年過八十,來送別的丈夫也年事已高,還有一些送行的長者親友;在安排上想讓他們盡量少點舟車勞累,故又是另一次兵分兩路:有些家人在殮房領遺體,好讓同事幫婆婆更衣化妝,另一批與長者在同一時間出發,好讓親友到達殮房時剛好整妝妥當,可以開始出殯禮。由於婆婆離世只有幾天,遺體保存得很好,較容易化妝,面容就像睡了一樣安祥。婆婆與丈夫有68年美滿婚姻,公公的眼淚與不捨,任誰看見都會為他們難過。和合石火葬場是我去過最優美的火葬場:陽光透頂,有巨大玻璃牆,外望種滿了翠綠的高身植物,使人在哀傷中也感到寧靜釋懷。婆婆信了耶穌,受了洗,故採用基督教儀式。因為大家都沒有機會道別,除了獻花,我加入了獻心環節;讓大家有機會寫一些感言,抒發一下想講的話。兩位孫兒講述婆婆的生平,肯定她一生對家庭的付出與貢獻。雖然火葬場時間很短,但也可以做得簡單而得體。我用了小小擺設去展現婆婆的生命,在充滿盼望的詩歌『暫別片刻』伴隨下,家人獻花,獻心與道別。我們都帶著信心,相信他日會天家再見。
All Rights Reserved © Copyright 2020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Policy | Powered by HK Platform
Topcrossmenuchevron-downchevron-leftchevron-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