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個性化又貼心的告別禮,有很多細節都要多想一步,考慮周詳,就連安慰飯的餐廳也要細心挑選。近日的經驗,真的令人哭笑不得,我要好好記下。
話說逝者是一名有活力,不跟傳統又滿有童心的中年男子,他朋友眾多,大家都愛他並想為他好好送上最後一程。
安息禮選擇在港島區一所教堂舉行,因為儀式安排在下午,禮儀後又要趕往柴灣的哥連臣角火葬場,預計享用安慰飯的時間約下午五時後,那個時段有點尷尬,選傳統中式餐館嘛,吃晚飯又似乎太早,有點吃不下,而且有很多中菜館都有落場,晚市開六點,不易找得合適酒樓。西式下午茶又未有合意地方……
逝者喜歡吃日本菜,又喜歡雪糕糯米滋,我就建議可考慮一間我甚喜歡的日本餐廳,食物質素和服務態度都很好,且沒有落場時間,又分店眾多,地點和交通都很方便,心想搞個包場或包半場,可能更貼近逝者喜好及主家期望。主家覺得有新意又可行,就嘗試聯絡食肆,希望能早日落實安慰飯的地點。
主家見遲遲未得總公司回覆,就急忙按區分逐一致電分店查詢:希慎店、時代廣場店、太古城店、名店坊、中環店……主家道明來意說是安慰飯,結果商議的過程一波三折,要不沒有回覆,要不就一時一樣:說這個時段不好,那個時段不行,一時又開天殺價,一時又說不包酒水!總之主家負責人被人拋來拋去,感到非常難受,挫敗又憤怒!而且家屬說職員態度囂張,不太友善,不似用心服務客人。
想找個地方吃一頓為逝者留下回憶的安慰飯是否真的很艱難?(寫稿的當刻,仍未能落實) 有誰可伸出援手?
安慰飯,是喪禮完結後親友相聚的第一頓飯,用意是親友向主家表達關懷與慰問,氣氛通常不會太沉重,席間也會談先人往事,懷念一番,將美好的回憶留住。
家人選擇在某食店享用安慰飯,是一種對先人的懷念,也是對食店的信任,在這個時勢,有生意送上門都這樣的態度,真令人費解,也感覺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