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限制變成優勢(下)

將限制變成優勢(下)

廣義來說,每個基督門徒都應該是『傳道人』,得時不得時,或在任何場景,都可以分享信仰;⋯⋯我看那些出席的人是『萬民』,我的領受是總要救些人!

有人因為我接了那個可以『上香』的告別禮表達了不同意見,令我再次深思『傳道人』這身份。

上回說到有一位婆婆離世,她與丈夫結婚近六十多年,非常恩愛,婆婆的女兒沒有信仰,兒子是基督徒,想在禮儀中有點基督教元素,但伯伯想上香,這是他對亡妻的最後心意。兒子問了很多牧者都沒有人肯接這個禮儀,最後我接了這個告別禮。

當我看到伯伯的哀傷,兒子又想我分享信仰,並知道出席的親友大部份都未信耶穌,我真的感到這是為福音播種的好機會。當我問自己:耶穌愛他們嗎?耶穌想我向他們宣講有關耶穌的事嗎?如果耶穌給我看見他們並差我到他們當中,我會去嗎?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我再思想『告別塵世』的使命宣言:『叫逝者得尊榮,生者得盼望』時,我心裡有一份强大的確定,這就是我必要也應該承擔的工作,因為使命宣言中已經立下了服務擺位的先後次序:逝者、生者和上帝。整個禮儀由聚焦逝者的生命開始,到在生的人與他的關係並肯定逝者留下的一切美好痕跡,最後是生命的源頭及離世的去向與創造生命的上帝。當前來告別的親友懷的是哀傷和道別的心情,我就分享一篇如何看待哀傷的信息,不必硬銷一篇他們當刻不會明白的『永生之道』!

在這個禮儀中,我叫自己做主禮而不會用傳道人這稱呼,甚至我請司儀/禮生不用說我名字,只叫主禮就夠;很多神忠心的僕人都是無名的傳道者,神算數就是了。 這個儀式叫作告別禮,沒有特定信仰,親友可以用任何一種他感到舒服的形式紀念先人。『上香』是親友懷念先人的一種表達,我看不到有阻止的必要。甚至我看不到在這情景中,『上香』和『獻花』有什麼區別。

當兒子選了一首流行曲『天堂一定很美』,我就順勢以啟示錄 21:4分享天堂是怎樣的,及以約翰福音11:25有關復活的盼望和怎樣可以去到天堂。這種連繫很自然,也很合理。

廣義來說,每個基督門徒都應該是『傳道人』,得時不得時,或在任何場景,都可以分享信仰;『他(耶穌)又對他們說,你們要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馬可福音16:15) 我看那些出席的人是『萬民』,我的領受是總要救些人!

Gdbye 20250827webpost 01

相關文章

所有文章 »

一位每天抄寫聖經的婆婆

能夠為一位每天抄寫聖經的婆婆主理追思禮,叫到來的親友看見上帝在人生命中的足跡,實[...]
充滿日本竹風情的告別

充滿日本風情的告別

怎樣才能令告別禮增添日本氣氛?除了播放一些日本音樂如Sakura及宮崎駿的『天空[...]
才德婦人留下來的影響

才德婦人留下來的影響

『才德的婦人誰能得著呢?他的價值遠勝過珍珠,他丈夫心裡倚靠他,必不缺少利益。』([...]
Toppenciltagcrossmenuchevron-downchevron-leftchevron-right